1.png





引力场:第五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

地缘诗集 

2023年11月18日-2023年12月14日

深圳市龙岗区大芬美术馆 二层2/3/4展厅



何为地缘?是自然景象、地貌、风土文化?还是时代面貌、产业与族群结构?在具体的现实之上,如果我们将“地缘”解读为“人地关系”的塑造亦或“文化地景”背后的生成,那么通过怎样的路径,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特定景观与自身日常生活的联系?


由此出发,“引力场:第五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地缘诗集”将“地缘”概念的抽象释义作为分析我们与所处地景关系的“轴心”,同时以“诗性智慧”作为萦绕其间的“能量”,展览首先试图回应一个似乎更为贴近本原的问题——地缘之中,我们身在何处,在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1月18日,我们身处大芬美术馆,将自身置于“引力场:第五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地缘诗集”的开幕现场,感知它的扉页。


媒介之上,本届双年展来自深圳及全国各地的受邀艺术家以各自的方式,再现和再创世界。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深圳的社会变迁与各地域的地景形成共振,在现场空间中生成一幅完整的、“触不到”的图景,并弥散至美术馆的物理边界之外。在观众感知这幅图景的过程中,自身既是感知行为的主体,也是被图景的力量投射的客体,身份的转化和博弈带来的切身思考,为未来的行动开辟路径。或许我们尚未知晓我们要做的具体是什么,但我们知道我们要去行动。


2.jpg

“引力场:第五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地缘诗集”

概念轴


开幕当天,作为“地缘诗集”这一主题的延伸,举办了名为“身体,行走与文化想象”的沙龙,邀请樊林(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陈柏麒(写作者,项目策动者)、何健翔(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席教授)、叶文(艺术家,“自然艺术探索计划”发起人)、黄珺瑶(艺术家,“自然艺术探索计划”成员)参与探讨。


主持人樊林穿针引线。分享嘉宾陈柏麒首先述说了他在潮汕地区和东南亚的行走经历;何健翔则从建筑学视角去看待“景与物”;作为“自然艺术探索计划”的代表,叶文和黄珺瑶放映了短片《南方山海》,并阐释了他们的创作理念。沙龙的详细内容会在后续放送,敬请关注。


3.jpg

“身体,行走与文化想象”沙龙


两年一别,再次相见。“引力场:第五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地缘诗集”作为一个整体,在像板块运动一样的碰撞和弥合中发散能量,也期待它能作为佳句,拼贴出世界这个佳章。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png

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统筹:杨晓洋、郝强、陈向兵

策展人:杨勇

策展执行:上启艺术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深圳市龙岗区大芬美术馆/上启艺术

支持单位:1979画廊/飞地艺术空间/艺湾ArtBay/以是空间/一树Arbre艺术空间/没顶画廊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18日-2023年12月14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龙岗区大芬美术馆二层2/3/4展厅

营业时间:9:30-17:30(17:00 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

交通:地铁龙岗线(三号线)大芬站(A1口),公共汽车 M476路、M404路、836路(大芬油画村站),导航“大芬美术馆”






11.png

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Shenzhen Biennale of Contemporary Art)创建于 2015 年,是一个立足于深圳本地,重点关注珠三角地区当代艺术的大型艺术展览项目。它是深圳首个专业的当代艺术双年展,两年举办一次,目前已经来到了第五届。展览试图用灵活开放的态度创造更具特色与丰富度的展览交流机制,建立深圳与珠三角、深圳与中国、深圳与亚洲及国际文化艺术网络的连接,将地方性的当代艺术纳入全球当代文化的讨论框架中。



设计: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