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旦增•阿旺江村
丁乙,《十示 2022-6》,2022,亚麻布面矿物颜料、色粉、炭笔,200×200cm
丁乙在珠峰大本营,2021年。图片提供:丁乙工作室 摄影:万玛扎西
丁乙在西藏,上世纪80年代。图片提供:丁乙工作室 ©丁乙
丁乙的访问与创作,也延续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汉藏文化艺术不断交流、共同发展的线索。上世纪中叶,吴冠中、吴作人、董希文等艺术家多次深入青藏高原,回到内地举办边疆画展;70年代后,韩书力、陈丹青等艺术家或扎根西藏,或短期进藏、专题创作,不仅拓宽了西藏艺术的创作边界,也开启了内地绘画的“西藏热”。丁乙的西藏创作,赓续这一线索,并带来新时代的见解与表达。
借助双展场的互文形式,在吉本岗艺术中心和喜德林空间这两座充满历史记忆的藏地古建筑之中,无数个绘画最小单位的“十字”将不断迭代变幻,牵动出艺术家过往三十余年围绕“十示”所展开的创作苦修,从而带领观者抵达其艺术的精神腹地与“十方”宇宙。
丁乙,《破祭》,1985,布面油画,123×93.5cm
由藏族导演万玛扎西执导的同名纪录片将在展览现场进行展映,邀请观者跟随镜头的脚步,一同体验丁乙的西藏之行。展览同名画册将于展览同期推出,在丁乙的代表作及新作之外,画册丰富而翔实地收录了艺术家的展览访谈、策展人旦增·阿旺江村与著名学者钱文忠特别撰写的展览专文。旦增·阿旺江村认为丁乙的作品中交织了理性和神秘、艺术家的意志、在西藏的总体经验,“交待了天空和大地之间的秘密”。钱文忠亦表示丁乙“致力于精神世界的抽象表达”,其西藏主题创作选择以自然和文化为表达的场域,构建了独特的色彩话语和超越宗教的精神话语。
丁乙,《十示 2003-8》,2003,成品布面丙烯,140×160cm
丁乙,《十示 2010-3》,2010,成品布面丙烯,140×180cm
图片均由丁乙工作室提供 ©丁乙
关于艺术家

丁乙的作品在全球不同机构和画廊广泛展出,包括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毕尔巴鄂)、戴姆勒当代艺术(柏林)、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广东美术馆(广州)、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香格纳画廊(上海/北京/新加坡)、泰勒画廊(伦敦/纽约),Karsten Greve画廊(巴黎/圣莫里茨/科隆)等。
/
关于醍醐与吉本岗艺术中心
“醍醐”创立于2014年,是西藏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机构之一,在拉萨、上海两地设立艺术空间。通过挖掘西藏传统精神、发现新锐艺术家、持续举办境内外西藏当代艺术展,醍醐致力于以当代语言表达西藏传统,推动西藏当代文化创新发展。
吉本岗艺术中心是西藏首座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公共文化空间。原建筑吉崩岗拉康始建于19世纪下半叶,依照藏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立体坛城结构建造,曾是拉萨古城地标,凝聚了西藏艺术、建筑、历史精粹。经政府修缮、醍醐艺术投入资金、力量进行保护性改造,于2021年7月揭幕,免费向公众开放,通过当代艺术展览、艺术家访问与驻留、公共教育活动等方式,推动西藏当代文化创新发展。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