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











我们看到芃芃的画上有一种

属于她的自主的真诚。

这自主的真诚是她的作品中的灵魂。

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这是审美创作这一件事

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芃芃在创作的这基本点上足不踏空。


钟涵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6)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7)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8)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9)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0)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1)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2)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3)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4)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5)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6)




我每看芃芃的画,

虽是她那般谦虚,

可是笔笔来路,

一看就是瞧着真迹亦步亦趋画出来,


如毕沙罗的色泽饱满,

如塞尚的通篇坚实,

如瓦拉东的观物体贴,

亦如柯罗的居心善良。


陈丹青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7)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8)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19)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0)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1)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2)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3)










我行其野,

芃芃其麦。


《诗·风·鄘风·载驰》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4)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5)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6)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7)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8)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29)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0)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1)










芃芃想画的是纯粹之物,

是自在之物,

是天地造化之物,

也是绘画自身之物。


焦小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2)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3)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4)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5)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6)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7)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8)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39)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0)











芃芃一年年地安下心来在室中对着静物写生,翻来覆去在那些瓶罐花果之间寻找无声的对话的可能,或者用更现代的道理来说,是力求从中找到她所发现的、入画为美的东西,同时也就把她自己的习性放进去了。


这里面有一种谦诚态度:我是学画,我学着、我试着表达自己能做到的,也就没有什么逞才使气、傲物玩世、出手不凡之类的姿态。她画得很慢,不断地向对象叩问,凝神专一于“格物”之中。


芃芃笔下出现的心意痕迹,也是质感,总体上保持着肯定中的松动,所以就既不含糊又不死板。于是芃芃的画中气度总是质朴大方。




钟涵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1)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2)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3)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4)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5)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6)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7)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8)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49)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0)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1)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2)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3)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4)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5)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6)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7)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8)









芃芃单纯地投入在绘画上,

不受功利的烦扰,

印证了康德所说的

“美是对功利的删除”。


杨飞云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59)



芃芃


生于内蒙古

198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

1988年至今专注于油画的研究与创作

2007年至2016年受聘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动的工作室——芃芃(图60)

流动的工作室 

 ——

这是一个持续的,

集展览、创作、交流为一体的艺术项目,

艺术家将画室移至展厅,

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

每期由八位艺术家自主设计、布置空间,

并在其中创作和组织活动。



学术主持 / 杨飞云  朱春林    

组织 / 王鹤  王健  孙志义  马杰

执行 / 徐欣欣  王波  汪洋
地址 /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
文化艺术新街1704号
油画院陈列馆
2023.3.1————202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