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由深圳市罗湖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项目支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湖南省水彩画学会,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市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长沙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深圳市罗湖区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梧桐山写生创作基地承办的“青绿梧桐——深圳·长沙水彩名家作品交流展”8月15日-9月10日在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展出。
为增进深圳、长沙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在展览展出之际,“深圳、长沙水彩创作交流会”在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会议室举行。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共展出80幅优秀作品,其中深圳40幅(含特邀),长沙40幅。从创作主题来看,聚焦新时代,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反映人民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艺术家对社会的思考。从艺术风格来看,作品既有传统写实,强调本体语言风格,也有不同艺术观念与技法材料,各种思想之间的融合,呈现多元发展态势,彰显了湾区气质和中国精神。
深圳,改革开放之城,以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水彩画家在此扎根,孕育了时尚、创新、浓郁的水彩氛围,近年先后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作品展”“第一、二、三届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广东省第七、第八届水彩粉画展”等一系列重要展览活动,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致力于打造“水彩强区”的罗湖区,在成功举办“首届深圳市梧桐山水彩艺术节”基础上,探索每年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共同举办一次水彩作品交流展,已先后举办与哈尔滨、南京等地的作品交流展,获得广泛关注与好评。

长沙,历史文化名城,是“惟楚有才”的代表,诞生了一批杰出的水彩画家。近年来又涌现了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发展前景的中青年水彩画家。他们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反映出各自的艺术个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逐步形成了湖南水彩画语言多样性的可喜局面。可以说,以长沙为代表的湖南省水彩画家成为了中国当代美术的一个重要群体,并保持着一份可贵的真气和生力。
展览的成功举办,将提升深圳、长沙两地的水彩学术和创作水平,推动一批优秀水彩作品的创作,挖掘一批有潜力的美术人才,增进两地的友谊,共同为中国水彩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胜利《大山情怀总是诗》56cm×76cm
晏清《荔波小店》57cm×77cm 2020年
黎晓阳《客家围屋》54cm×39cm 2019年
李原原 《松林叠溪》 26cm×38cm 2021年
肖芳凯《景物·园林卷:2310》 18cm×28cm 2023年
陈跃刚《在路上3》56cm×76cm 2021年
张凯《闲暇时光》55cm×75cm 2022年
詹皇鑫《静观·高原之一》 31cm×41cm 2022年
柯明泽《天井窑院》39cm×53cm 2019年
蒋家华《小镇初雪》55cm×76cm 2021年
卢卫文《现场系列·白衣观众》36cm×51cm 2023年
吴登军《遗失的世界系列·八十一》 60cm×90cm 2018-2022年
余命高《峥嵘岁月》38cm×53cm 2022年
李瑞安《忆》 72cm×53cm 2022年
杨有发《复兴》56cm×65cm 2023年
杨烘铎《不锈钢与干花》76cmcm×56cm 2023年
郑满意《秩序2》76cm×56cm 2022年























孟燕《物·语》55cm×75cm 2022年
殷俊《幻.1》76cm×57cm 2020年
李洁 《窑·变》54cm×34cm×2 2021年
孔果《麓山南》72cm×56cm 2021年
廖正长《笼中鸟》61cm×46cm 2022年
伍建平《火把夜》75cm×53cm 2022年
曾见君《轻舟已过万重山》77cm×53cm 2023年
李明《重拾·乡忆》74cm×55cm 2021年
陈繁《归途》56cm×76cm 2020年
陈嘉蓉《苗寨振兴之二》56cm×76cm 2022年
陈均《苗寨》56cm×76cm 2022年
曾小红《山色》41cm×76cm 2023年
唐志《守望家园》56cm×76cm 2021年
黎波《雅江秋韵》56cm×76cm 2023年
姚泽福《闲暇时光》78cm×58cm 2021年
龚畅《拐角的线路No.6》55cm×55cm 2022年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