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4月9日,由民革中央画院主办的“黄河安澜——王俊松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展出王俊松近年来的山水画创作60余件,分为四个系列进行展示。“黄河颂系列”展现创造性描绘黄河急流的艺术手法,“昆仑颂系列”以明确光影效果的光感皴法表现气象宏大的山石峰崖。“黄山奇系列”和“山水秀系列”绘就或雄浑或迤逦的画境,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审美意境,流露出有独特造诣的笔墨语言。王俊松表示,要成就一个艺术家的个性面貌,就要从小培养自己的情感,要找到艺术感觉,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陆游有一句诗:“少壮工夫老始成”,对此我深有体会。我的山水画一直画到今天,感觉这句话概括了好多东西。我这次把作品拿出来亮相的目的是让大家指教,我也感谢中国美术馆给我这样一个好的机会。
开幕式嘉宾合影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它汹涌澎湃、波澜壮阔,引无数才俊竞写之,王俊松即是其中的一位。王俊松描绘黄河的作品以气势取胜。其作品山势雄浑,有坚如磐石之感;河水磅礴,奔腾不息,有“水击三千”“扶摇直上”的壮美激情。画家将主观的思想情感与笔墨技巧投射到对象中去,使自然人格化、精神化,达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王俊松在坚持传统“笔墨中心论”的同时,又能入古出新,将西画的某些造型因素引入笔墨构成之中,把以笔墨的浓淡勾勒出来的虚实关系与以素描速写为手段所形成的黑白灰关系有机化合,达到既有笔墨的浓淡又有造型的明暗,既有传统山水艺术的意趣和气韵,又有光影色彩的微妙变化,既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神韵,又具备了现代视觉形式美感,进而融会古今,打通中外,走向了更为博大的艺术境界。
“毫无疑问,王俊松是通过黄河和祖国的江山抒发个人对祖国的热爱”,《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表示展览的主题叫“黄河安澜”,立意特别好。尚辉认为,中国画家画山水画一方面通过客观造化表达主体情感,另一方面是通过笔墨精神来表现对新的表现对象的一种审美拓展。如何通过描画昆仑山和黄河进行审美转化或者是探索传统笔墨在当代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正是王俊松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王俊松接受采访
王俊松来自地杰人灵、山清水秀的安徽,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和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给了它不尽的给养与灵感。他的父、兄、姑、爷均从艺,从小就耳濡目染,深受熏陶,自幼便学习绘画,曾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外语学院日语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系研究生课程班,从而打下了深厚的学院功底与文化根基。他从刘文西等先生那里得到北派山水的精髓,承续了雄浑厚重、阳刚大气的画风;同时,又从秀美清丽的家乡山水中悟出南派山水的阴柔之美;他从传统笔墨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从自然造化和西画技巧中借鉴可用的资源,进而传统与现代并举,中学和西学合璧,以多变、综合的笔墨程式和独树一帜的审美理念为观者奉献出了一幅幅动人心魂的山水画卷。王俊松的艺术成就离不开全面的艺术修养,他在山水画、人物画、书法等领域都有不俗的建树。这种多方位的学养使他能够厚积薄发,举一反三,殊途同归。俊松正值“古稀之年”,笔墨日渐老道成熟,创作状态如日中天,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锐气。
研讨会现场
在开幕式举行之前,以本次展览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厦举行。研讨会由本展学术主持、中国美术馆馆刊编辑、中国传媒大学特聘博导黄丹麾主持。《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美协理事、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北京大学教授丁宁、翁剑青,中央美院教授罗世平、于洋、刘礼宾,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编审许向群,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魏运成,《中国美术报》社长、总编辑王平,《荣宝斋》杂志主编李向阳,《艺术市场》杂志主编续鸿明,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刘晓陶参加研讨会,并对王俊松山水画艺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创新之处等作了全方面的理论解析。会场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从不同视点对王俊松的艺术成就予以了高度评价。
据悉,此展自4月3日开展,将持续至4月13日。
王俊松,1951年生于安徽省蚌埠市;曾就读于西安美院、西安外院日语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学历;2005年以双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干部调京;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中联国兴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北京市东城美协副主席。曾任安徽第八、九届省政协委员和安徽省中山画院(合肥)执行副院长兼秘书长。
展出作品欣赏
王俊松 四面青松 80cm×50cm 1994年
王俊松 更上一层楼 68cm×68cm 2005年
王俊松 黄河暖风 195cm×135cm 2010年
王俊松 喀什古城 68cm×68cm 2010年
王俊松 黄山晓色 300cm×120cm 2011年
王俊松 昆仑雄天下 195cm×135cm 2012年
王俊松 黄河颂 350cm×700 cm 2015年
王俊松 黄河颂 350cm×700 cm 2015年
王俊松 大河磐石 240cm×120cm 2017年
王俊松 大河情暖 68cm×68cm 2017年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艺术家 云课堂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