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推荐丨刘强 LIUQIANG
小小王 ■ 艺术家 2022-06-28 22:55:04
封面图:《失乐园》创作手稿,纸本水彩,26x18cm,2022年| 创作笔记
《失乐园》系列是我对马萨乔的壁画《失乐园》的学习,也是对这一宗教题材在个人视角下所做的当下表达。在这里我将一种来源于现实的荒诞感诉之可视,表达对于生命的悲剧性认识。这种悲剧性的认识来源于对未知的渴求,对神圣事物的敬畏,对切身经历的思索,而荒诞作为人生悲剧的三个特点之一,来源于现实世界与人的对峙关系。荒诞的并非这个世界,它是世界的非理性与人的眷恋对峙中的产物,它是世界面对人的呼唤时的沉默不语。加缪为我们指出一条正视荒诞、与之共存的道路:“反抗不是憧憬,反抗不抱希望”,这曾给过我很大的感动,但回避与周旋依然是常态。因此我试图在绘画中寻找到一种全新的力量,以此作为对抗荒诞的勇气。《失乐园》创作手稿,纸本水彩,12.5x18cm,2021年《失乐园》创作手稿,纸本水彩,12.5x18cm,2021年我迷恋悲剧艺术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动人力量,并尝试以绘画的方式进行挖掘。而马萨乔笔下那种具有厚度的、关于人的形象,正是我要研究的。再结合自身并以自身的生活场景作为参照,创造出这些兼具现实感与荒诞意味的人物形象。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反复寻找一种具有悲剧性色彩的造型,在构成上不再追求趣味或是新颖,而是努力构建出一种坚固感。蚀刻语言中线条的编织、穿插、聚合也给予画面一种稳定秩序并与内容产生关联。《失乐园》创作手稿,纸本水彩,12.5x18cm,2021年《失乐园》创作手稿,纸本水彩,12.5x18cm,2021年为了更好地从油画过渡到版画创作,我摆脱在材料上的惰性,开始进行色粉与水彩画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绘画语言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纸上材料相较油画与版画的关系更为亲近,我在实践中尽量发散不同材料的独特性,从而感知材料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与内容之间的协调性。这种差异性,不仅让我对版画语言的维度有了新认识,也让我开始思考个人绘画语言与版画语言相融合的可能性。《失乐园》创作手稿,纸本水彩,12.5x18cm,2021年《失乐园》创作手稿,纸本水彩,12.5x18cm,2021年身体,是我自本科开始就一直持续的主题。如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所说:“你的身体不是它自己”。在绘画中,身体不再只是身体,而是作为一个符号,被附上一系列隐喻含义。裸露的身体剥离掉人之于世界的外在属性,从而得以感知本真的生命存在,探索其内在意义。我希望能够在绘画中寻找到一种坚固的东西,亦如德勒兹所说的那样,在艺术上,在绘画中与在音乐中一样,并不是要去复制或发明一些形式,而是要去获取力量。《失乐园》,铜版蚀刻,12.5x30cm,2021《失乐园》,铜版蚀刻,11.5x29cm,2021《失乐园》,铜版蚀刻,11.5x29cm,2021刘强,1993年,生于河南郑州,2013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学士学位,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导师李晓林教授。2015年 获2015年度“CANSON康颂杯版画作品奖”2015年 《色彩女人体》《色彩男人体》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收藏2015年 《有风吹来》风景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及画廊收藏2016年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2022年 《失乐园》系列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收藏2015年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自主的目光”下乡写生展2015年 “静观之物”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素描作品展2016年 铜版画作品“all doomed”系列参加“首届版画艺术节”2016年 “19本书”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五工作室手工书展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