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六祥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当代水彩粉画研究院创作员
西安水彩艺委会会员
中国水彩粉画艺术家联盟委员会会员
大理州美术家协会会员
洱源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附中
2010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油画专业
绘画作品鉴赏
《阿妹》油画
100X150cm
《风景》油画
50X70cm
《弹支山歌给党听》油画
100X150cm
《赶集归来》油画
140X160cm
《格桑花开》油画
40X50cm
《记忆》水粉
38X53cm
《红头巾》油画
120X140cm
《静物》油画
35X40cm
《老家印象》油画
30X40cm
《老人像》油画
50X60cm
《老宅》油画
40X50cm
《玫瑰》油画
40X50cm
《母亲》油画
70X80cm
《女青年像》油画
45X55cm
《暖冬》油画
110X140cm
《盼》油画
80X100cm
《青稞架下》油画
120X150cm
《山乡奏响幸福曲》油画
110X140cm
《秋割》油画
150X180cm
《田间▪NO1》油画
70X50cm
《田间▪NO2》油画
70X50cm
《屋檐下》油画
40X50cm
《小巷》油画
40X50cm
《远方》油画
70X80cm
艾六祥画评:以真情绘真美
——祥子笔下的审美世界
许多人每天遇见却陌生,有的人联系不多却可交心。祥子就是这样一个让人一见如故的朋友。他个子不高,衣着朴素,属于那种走在人群里很容易被忽略的人。只有频率相似的人才会感觉到他略略忧郁的眼神里深藏着一个宏阔绚丽的艺术世界,而那个世界的巨大能量足够支撑他在艰难俗世里踽踽独行。
看着他的作品,我常常陷入沉思。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功力、对色彩极度敏感的近乎天才的青年画家,凭借一己之力走出贫瘠的大山,却因为现实的种种束缚不得已放弃大城市发展而回到更荒远的大山去任教,在他的艺术生命正向上攀登时,却被现实狠狠扔进一个深谷,一个几乎看不到阳光令人绝望的深谷。他没有自怨自艾,沮丧颓废,反而在他的作品里仍然热烈燃烧着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执着求索。不论遭遇怎样的困顿,他依旧坚守自己的艺术信仰,单凭这一点,就足够让我钦佩和敬仰。
在认识祥子之前,我是先认识了他的作品,一眼便被深深吸引。饱满丰富的的色彩,细腻干净的笔力,喷薄而出的生命张力。不论是人物、静物、风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题——土地和生命。他笔下的人物,年龄、性别、民族各异,但都是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村人物,沉淀着最质朴的洗尽铅华的美。《秋割》里老年妇女沧桑的脸沉淀着疲倦又有一丝对收获的淡淡欣喜,中年女性微张的嘴唇似有所语,人物的衣着都是冷色调,更鲜明地衬托出稻田的金黄,在丰收的喜悦里让人深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以及农村女性的吃苦耐劳和她们坎坷的人生。衣服的磨损、折皱、泥痕,结实粗糙如男性的手臂,满脸褶子的古铜色的皮肤,作者细致入微的刻画,让人在感喟的同时,不觉又为这些女性身上表现出的顽强、隐忍而震撼。《赶场归来》《青稞架下》里的老年女性身上也强烈地散发着这样一种生命的张力,饱经忧患依然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这也是大多数生活的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人性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
因此,祥子的作品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也是可以多重解读的。比如《山乡奏响幸福曲》,背景里的山峦正是羊皮褂老人一辈子驻守的家园,山还是山,唢呐声声吹奏一生的悲喜,他经历过什么?他那深邃而又迷离的目光里还隐藏着怎样的期许?
祥子的另一组作品里则传递给我一种动人的温暖。比如《母亲》宁静慈祥里眼神中的期待,《红头巾》那一抹艳丽的红色中醉人的笑靥,《阿妹》那清澈如水的眼神中透出的羞怯,《远方》里朴实中传递的憧憬和恬美。而在《盼》中,藏族小姑娘眼底流淌出炽热而纯粹的期盼,是期待家人归来,是对明天的期盼,还是别的什么,留给人无尽的联想。他用唯美的画面,逼真传神的塑造,给我们带来打动心灵的审美体验。这或许就是艺术最富生命力的表达吧。
此外,祥子取材山乡,所画的《小巷》《老家印象》《屋檐下》《老宅》等作品,和他的人物画又有不同风格。笔力干劲,用色浑厚,鲜活地表现了山野乡村原始的美,自有一种放旷的美感。及今,祥子还有一段狭窄的路要走,惟愿他能够克服现实的诸多压力,坚守艺术初心,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