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


场地与历史

66%雀舍里 是mint+在皇木厂村落地的一处乡村实验性改造项目。新旧功能碰撞带来的丰富空间流动性,是我们在本项目中设计的出发点。建设地皇木厂曾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有逾百年历史,也是北京环球影城毗邻仅存的历史保留村。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2)
▲原状图©mint+studio

皇木厂因是京城宫殿木材的古运河口集散地而得名。几百年来遗落了数段运河遗迹,中式城楼与院墙。青藤与毛竹盘根错节地爬上了古朴的一砖一石,见证了这里如诗般的安静往复岁月。1997年新农村改造后,每户建立起带有拱窗的别墅二层小楼,并依照原有院墙划分匀质格状的院落。不断更迭的旧红砖与新瓦,成为了皇木厂这座古村近十年的新风景。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3)
▲改造前后对比©mint+studio



二元功能

mint+studio对院落的改造不在于一破一立,而力求保留原生场所元素的同时,以简单的形式梳理新的空间秩序。同时,业主希望在这次改建中既有私密的独居空间,也让大部分场所对外开放。因此 66%雀舍里的设计建设,成为了在乡村的社区化格子肌理中,一次针对私宅的公共性改造实验。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4)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5)

业主希望院落同时保有淡季自住,旺季作为民宿的二元功能。所以建筑师将改善通透性的开窗设计,做了克制的处理。用黑钢窗口统一了开启扇、格栅。而面向曲线S的大体块玻璃窗,让原本闭塞的南栋单体块向庭院开放。使得同一院落集合居住的人,有相互的交流。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6)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7)



流动的院子

mint+studio通过引入一条流线,打破格子院的线性排布。工匠尝试用场地传统的砖石工艺、诠释现代的曲线形式,从而激活院落的内在流线。原本不相通的前后两栋公共空间,均有北侧入口进入。我们将北栋的南侧打开,形成一个新的内院。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8)
▲轴测分析图©mint+studio

由小亭泥砖和鹅卵石交错手工铺设的步道,由入口经过新的内院,串联整个户外空间。一条流线围绕着之前只作为景观的古树,回归了北方庭院“绕树而作、动中有静”的空间乐趣。对砖混结构的局部开间进行了钢结构加固。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9)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0)


空间转化

室内的设计根据业主面向环影游客零散出租的多风格需求,设置了灵活的风格。直至今日,环影周边二次城市化的扩张,带来的是村落与城市的共存与交融的课题。而微院这个皇木厂中最基本的生活单元,因外来游客文化的流入,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与空间乐趣。在落成的一年中,66%雀舍里 同环影周边的品牌一起,吸引了无数明星博主来这个古老的村落打卡拍摄。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1)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2)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3)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4)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5)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6)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7)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8)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19)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20)

▲区位图©mint+studio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21)

▲一层平面图©mint+studio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22)

▲二层平面图©mint+studio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23)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24)

▲立面图©mint+studio


乡村住宅改造设计(图25)

▲剖面细部©mint+studio


项目名称:雀舍里66号

项目位置: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

设计公司:mint+studio(建筑、室内、景观)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陈凛

设计团队:李华、丁辉、Kerez Sav

建筑面积:598㎡

设计时间:2020.10-2020.11

建造时间:2020.11-2022.3

业主:北京市世外桃源旅游度假村  

结构配合及施工:北京中元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主体砖混、钢结构

材料:亭泥砖、钢材、卵石

摄影:陈凛

摄影版权:mint+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