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和悲剧是共生的,好比珍珠和石油都有闪亮的色泽,这种混乱是我作品的一部分。”科威特艺术家莫妮拉·阿尔卡迪里(Monira Al Qadiri),从小在海湾地区长大,作为“后石油一代”,在海平面石油钻机的轰鸣声中,度过了与全球化工业进程同步的童年。

在石油探测开采之前,“潜水采珠”曾是这片海域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采珠人在深海上漂泊长达半年之久,伴随着悠扬的采珠曲,潜至海底,寻找牡蛎等软体动物体内美丽的珍珠。随着石油的开采,采珠业在当地渐渐落幕。
“珍珠”和“石油”分别代表了科威特过去与现在的最重要经济活动,塑造了当地的政治、经济与生态面貌,而“二向色”的虹彩却始终在海面上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模糊了生命和非生命体间的界限,在生物时间和历史时间中交错交叠,成为弥合断裂时空的纽带。

珍珠、石油、海洋生态始终是莫妮拉·阿尔卡迪里(Monira Al Qadiri)的创作主题,代表了艺术家对家乡的回忆,也蕴含了对生态资源的担忧和反思。艺术家认为,无论是开采石油,还是采撷珍珠,本质上都是一种开发,是对海洋的剥削和打扰,人类需要建立更健康、可持续的生态关系。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Monira Al Qadiri)从记忆与历史出发,于诗歌、音乐、艺术、宗教实践等多元媒介中,探索非传统的性别身份、石油文化等议题。受日本留学期间强烈的视觉文化影响,与阿拉伯文化的叙事传统浸润,她的作品也覆盖上一层超现实的外观。

“海洋是自然的一部分,我最近总提到的一个词‘打扰’。你总是去打扰大自然,它就会像鬼魂一样回来纠缠你,把你的生活毁掉。”珍珠和石油,仿佛一直盘旋于故乡海湾的两个幽灵,低诉着被伤害的海洋历史。
幽灵与鬼魂的隐喻,也成为此次展览的标题“幻影水域(Haunted Water)”的灵感来源。艺术家认为,我们必须创造一种对自然的恐惧感,以便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今年夏天,莫妮拉·阿尔卡迪里(Monira Al Qadiri)的个展“幻影水域”来到海边的阿那亚,透过多孔的阿那亚UCCA沙丘美术馆,中东的海洋与阿那亚的水域融合交汇,彼此呼应,相互对话,邀请人们一同展开对海洋生态危机的思考。
7月9日至10月8日,阿那亚UCCA沙丘美术馆“幻影水域”展览,全面呈现莫妮拉·阿尔卡迪里(Monira Al Qadiri)近年来涵盖视频、雕塑、装置多元媒介的代表作品,如《潜游者》《腹语巫师》《悬浮轨道》等,其中3件为UCCA委任全新创作,分别是《葡萄牙战舰》《地心之歌》《种子》,在阿那亚的海边迸发艺术的灵感。
美与危险交织,珍珠与石油共存,让我们一起潜游入“幻影水域”,寻找对人类命运、工业时代、海洋生态的最深切共鸣。
2.1 《葡萄牙战舰》
这种水母最早在葡萄牙附近的海域被发现,因其浮囊倒过来的外形酷似16世纪的葡萄牙战舰而得名。它是一种共生体,主要的肢体是有毒的气室,触手上布满了无数的刺细胞,毒性足以致命。
但它本身也非常脆弱,只要它的气室被戳破之后,所有寄居在这个水母之上的,共生的生物都会死去。在致命与脆弱的转换之间,艺术家邀请大家重新思考一种新形式的集体主义。
2.2 《地心之歌》
一个粉色的恐龙席地而坐唱卡拉OK,传递作为石油前世的生物的“地心之歌”。声音采用与石油业联系密切的Auto tune处理技术——通过声波探测油池所在。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下的流行文化。
想象一下,恐龙用Auto tune的声音,在对石油工程师唱:“我等待你到地底深处来寻找我”。经过亿万年的埋葬与转化,这种来自远古时代的生物变成一种宝贵的资源,回到了人类身边。

2.3 《种子》
大大小小的镂空圆形,如同被精心剪裁的剪纸,组合成花朵形状。作品的图案来源于输油管道,通过管道运输,开采出来的石油被运往各地,成为世界运转的能量之源。
如果把输油管道切开,横截面宛如一朵盛放的绚丽花朵,对艺术家而言,这是传送黑色的“恶之花”,对地球造成了持续的破坏,但同时产生了巨大的财富诱惑,吸引着人们采撷。
2.4 《未来的过去3》
对于“后石油一代”来说,石油钻头是工业时代的象征符号。艺术家将石油钻头从功用语境中抽离出来,涂上珍珠般油亮的颜色,成为一件美丽而诡异的无害物品,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石油并非取之不尽,在未来的某一天终将枯竭。站在未来回望过去,石油钻头成为旧时代的遗物,人们将如何看待并“构建”历史?漫长的时间在物品中凝缩,人类向前,走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2.5 《潜游者》
一段4分钟的沉浸式影像,连接起这个海湾国家过去一个世纪所经历的两个支柱产业——采珠和石油。
四位身穿镭射潜水服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在石油般的黑暗水域中“潜水采珠”。艺术家将传统采珠歌与人们敲击输油管的声音剪辑在一起,用人工的方式加以修改,以假象与错位的形式呈现了一幅美丽又变异的图景,展示了艺术家对历史的思考——总是被建构出来的,也终将被证伪。

2.6 《SS骨螺》
这是世界上第一批邮轮的历史图像,这一批邮轮以骨螺为名。邮轮底部经常会聚集骨螺或藤壶,影响船只的正常航行,为了减少海底生物的寄生,人们在船底刷上一层含有氧化亚铜、氧化汞、酚醛等有害物质的红色油漆。
后来,人们发现船只航行区域内的骨螺开始大量减少,原因是红色油漆中含有一种物质污染了海洋生态,导致附近的雌性骨螺产生变性,都会变成雄性,骨螺数量大大减少。

2.7 《腹语巫师》
基于对骨螺的思考,艺术家同时创作了作品《腹语巫师》。两只巨大的骨螺悬浮在空中,红色的氛围灯光将它们包裹,在诗歌的吟咏中,骨螺以雌雄同体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因油轮涂料污染海洋而导致性别转换的过程,以拟人化、半虚构方式讲述石油工业对于海洋生态不可逆转的改变。
2.8 《悬浮轨道》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石油钻头会被制作成千变万化的模样,向地心深处探索。艺术家改变了钻头的方向,以石油钻头为灵感,制作了六件旋转的悬浮雕塑,“开采”天空。
被喷上虹彩色漆的石油钻头,仿佛一颗颗漂浮在空气中的绚丽宝石,蔓延出细密的、短小的触手,感知空气的涌流。“美与危险”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并存,生发出一种探索未知与积累财富的诱惑,令人忘记要为之付出的代价。

2.9 《神圣记忆》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Monira Al Qadiri)的祖父在采珠业工作,每一次出海,需要在海上待长达半年的时间。在石油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后,采珠业慢慢消失,历史与记忆从此断裂。
艺术家一直在想象海洋的生活,使用较老的电视节目的形式,对海底世界的影像进行剪辑和处理,希望寻找到当代人与先辈们的联系。人类的先祖也是自海洋而来,在我们的基因中,是否还保留了来自远古的回忆。

2.10 《圣域》
影像所呈现的广袤沙漠,是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阿曼这三个国家中拍摄。这一片荒凉的无人区沙漠被称之为“没有人的角落”,是一个巨大的陨石冲击坑。传说中,这里原来生活着一群堕落的、被神惩罚的人,被烧焦的黑色珍珠,见证了真正的勇士。
荒凉的黄色沙漠之上,黑色珍珠记载了坚韧的精神,在时间中留存,无声讲述着属于它们的传说。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幻影水域
Monira Al Qadiri: Haunted Water
展览日期
2023年7月9日-2023年10月8日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30-19:30
(最后入场时间19:00)
购票方式
阿那亚APP内购票
(首页-艺术-UCCA沙丘美术馆-获取参观券)
供图: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莫妮拉·阿尔卡迪里
公众号承办:智璞文华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