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别塔-1》120×130cm 布面油画 2018
象征域表示着语言符号系统(我们用语言来进行思考,所以我们的思想是属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想象域具有图像和记忆功能,拉康常用“镜像”来予以描述,而实在域则不可捉摸,表示为本质性的内核,类似于康德的“物自体”。而神秘性,正是在这三域之间纽结的迷宫,并由一种欲望牵引。在这里,拉康把它作为一种对象,描绘为“小a”。
《白夜》70×60cm 布面油画 2020
《方舟-2》120×130cm 布面油画 2018
《最后的晚餐》114×146cm 布面油画 2021
《两个月亮》30×30cm 木板油画 2019
这种复杂的修辞本身显明了“小a”的不可描述性(因它是实在域被剥离到现实的“剩余”),同时也暗示了存在一个不可描述的精神世界,尽管这种不可描述得益于拉康本身的局限。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章犇在潜意识中痴迷于对这种“小a”神秘性的探求。
《星空-1》80×60cm布面油画 2022
这种欲望,我们至少从章犇那里得知几个方向:幻想比现实更真实、意象被重新赋值、对时间性的瞬时与永恒性的探求、外在关注与内在审视……这些所有的方向,都被艺术家用一个词概括:星空之外。它暗含了艺术家的真实动机,对象征域和想象域之外的实在域的冲动。这种冲动也导致了艺术家作品中强烈的“小a”意象的凸显,这也是为何在章犇的作品中神秘性弥强的特征。
《霓》97×130cm 布面油画 2021
《四重奏》80×80cm 布面油画 2017
《无人之境-5》160×70cm 布面油画 2017
这种对超越象征域和想象域的探寻,势必走向对宗教元素和图式的吸引力。因为宗教本质乃是对灵性的追求,而非哲学和自然知识,它是一种“星空之外”,故章犇的作品充满宗教图式是一种探寻实在域旅途上的必然。但作为无神论的拉康也不得不将这种带有神秘性的“小a”用一种似乎生命的方式来予以描述,这证明了在无神论的精神分析中仍然存在着一种不可被分析还原的存在,尽管他们想祛魅宗教,但依然发现自己无法跨越这道不知之渊。
《无人之境-6》 110×180cm 布面油画 2017-2022
《无人之境-7》114×146cm×2 布面油画 2022
《无声的寓言-5》90×120cm 布面油画 2021
《方舟-6》180×360cm 布面油画 2021
《方舟-3》90×180cm 布面油画 2018
《方舟-6》180×360cm 布面油画 2021
《无声的寓言-3》130×87cm 布面油画 2020
《相对论 Relativity》50×60cm 布面油画 2017
《星空-2》130×97cm 布面油画 2022
《星空-3》59×112.5cm 布面油画 2022
《一瞥-1》30×30cm 木板油画 2021
《一瞥-2》 30×30cm 木板油画 2021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